
UPGRADE CULTURE
UPGRADE CULTURE
鲍里斯·贝尔曼 Boris Berman
钢琴独奏音乐会 & 钢琴演奏大师课
音符是死的,但情感是活的
音符是有限的,但情感表达是有多种可能的
不论是钢琴的初学者,还是钢琴艺术家,除了刻苦的练习,更加需要的是表演的机会和展示自己的平台,音乐是要与大家分享的。
由鲍里斯·贝尔曼坐镇的2016国际钢琴盛典——“天赋钢琴家”大赛是一个自由的平台,为广大的青少年钢琴爱好者提供了展示自己的舞台。比赛的优胜者参加2017年在意大利卢卡举办的维托索&柏坎图国际音乐节,在卢卡的百合花剧院里演出。卢卡是普契尼的故乡,这个充满古罗马风情的意大利小镇带给你无限的音乐灵感和表演欲望。在普契尼工作过的剧院里表演一首钢琴曲,给钢琴爱好者带来了难忘的经历。
Boris Berman鲍里斯·贝尔曼为中国观众和参与这次钢琴比赛的参赛者发来问候:
我很高兴参加2016上海喜玛拉雅国际钢琴艺术节。能够聆听“天赋钢琴家”大赛选手们的演奏,能够再次与杰出的学生们一起交流,能够为上海的观众们进行表演,我很荣幸,也非常的期待。我曾经在上海演出和授课很多次,每一次都是一个非常难忘的经历。在此,我向中国的观众们致以亲切的问候!
——Boris Berman 鲍里斯·贝尔曼
Boris Berman 鲍里斯·贝尔曼
业界给鲍里斯·贝尔曼戴上了各种桂冠:“当代钢琴作品演绎的大家、俄罗斯钢琴学派的代表人物、以色列钢琴家、美国钢琴家”等等。无论作为现任耶鲁大学音乐学院钢琴系主任还是在世界各大著名钢琴比赛(如英国的里兹国际钢琴大赛、爱尔兰的都柏林国际钢琴大赛、以色列的鲁宾斯坦钢琴大赛) 中担任评委,鲍里斯·贝尔曼都是一个标识,一个世界顶级大师的标识。
Boris Berman, 鲍里斯·贝尔曼出生于俄罗斯莫斯科,曾任音乐耶鲁大学钢琴系的主任。上海音乐学院名誉教授,丹麦皇家音乐学院名誉教授。鲍里斯·贝尔曼的技巧和艺术性在全球六大洲超过四十多国的观众中众所周知。他与皇家大会堂管弦乐团、布商大厦乐团、伦敦爱乐乐团、多伦多交响乐 团、以色列爱乐乐团、明尼苏达交响乐团、底特律交响乐团、休斯顿交响乐团、亚特兰大交响乐团、 圣彼得堡爱乐乐团、苏格兰皇家乐团的合作演出广受赞誉。他还在万宝路、滑铁卢、拉维尼亚和以色列等等一系列音乐节上演出。
贝尔曼经常活跃在室内乐演奏的舞台上, 举行了难以计数的音乐会,参加了无数的音乐节。他与之合作的的著名音乐家包括米沙·麦斯 基、海因茨·霍里格、奥雷勒·尼古拉、沙汉姆 ·明茨、拉尔夫·克什鲍姆、弗朗斯·海尔梅森、 娜塔莉娅·古特曼,合作过的音乐家团体有东京 四重奏,维米尔四重奏、荷兰管乐室内乐团等等。 大师与菲利普及梅罗迪亚等人合作灌录的唱片 在世界各地都获得极高评价。
贝尔曼的作品
贝尔曼的钢琴演绎融贯古今,他更是俄罗斯当代钢琴作品的倡导者,许多当代作曲家的钢琴作品如施尼特凯、特尼索夫、勋伯格、斯特克豪森、贝利奥、利盖蒂的当代钢琴作品都是由他在俄罗斯首演。他是斯克里亚宾、斯特拉文斯基、拉赫玛尼诺夫和普罗科菲耶夫等俄罗斯作曲家钢琴作品的权威诠释者。
贝尔曼钢琴学习理念
鲍里斯·贝尔曼的身影更多地出现在世界各地的大师班上。他执教过大师班的国家多达四十余个。在大师班中贝尔曼教授过众多的学生,他认为培养职业钢琴家,除了拥有良好的技巧之外,更重要的是生动地表现音乐的内涵。
“很多人在学钢琴的时候会有一个错误的观点:先学技巧,而后再慢慢练习感情的投入。我认为这个练习顺序是错误的。对于音乐作品的理解,特别是对于作品中情感部分的理解,会直接影响我们在弹琴时对于技巧的应用。比如在抒情部分的段落,需要轻巧的、温柔的弹奏,如果没有对于作品情感方面的正确理解,就会影响到弹奏者在触键、和声和音色等方面的控制。同样,对于比较戏剧性段落的弹奏,需要比较强烈的感情投入,感情方面的投入仅仅通过机械的技巧是远远达不到。”
——鲍里斯·贝尔曼
《纽约时报》曾经这样评价贝尔曼的演奏:“他演奏最引人注目的方面是其诗意的细化和强烈的音乐性。他的技术资源几乎是无限的。”
对于所谓“无限的技术资源”,贝尔曼的解释是:“音符是死的,但情感是活的。音符是有限的,但情感表达是多种可能的。有些人在练习的时候,只重技巧的练习,却不注意情感的投入。他们认为,那是练习阶段,没必要投入感情。但是,当机械性的练习成为一种状态之后,会导致人们在演奏时,情感表现上的诸多匮乏。同时,钢琴技巧是演奏家表达情感的必要手段。如果没有技巧,即使感情再丰富,一切也仅存于演奏家的头脑里,而无法表达给听众。所以,技巧和感情要相互结合。”